【新冠肺炎】全球約135種新冠疫苗急速研發 麻省總醫院:免疫力維持時間及抗體數量仍未知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20/07/21 15:54

最後更新: 2021/12/14 16:39

分享:

分享:

全球約135種新冠疫苗急速研發。

最近香港陸續出現更多新冠肺炎確診個案,第三波疫情引發公共衛生危機。衛生防護中心的數據顯示,由7月5日至11日的確診個案達173宗。現時,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研苗研發工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進行中,而全球有約135種疫苗正在研發中。

麻省總醫院醫學部與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最近共同舉辦了一輪會議,疫苗專家提出,這次研發過程的目標並非要找出單一個優勝者,而重點應是要加快合資格疫苗投入生產的速度。

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主任Daniel Barouch醫學博士指:

世上有七十億人口,所以我們要研發多種疫苗才有機會成功。研發工作並非研究人員之間的比賽,我們需要全球共同努力合作。

美國麻省總醫院正在進行至少三個採用不同科學技術的疫苗研發工作。

奠定基礎

Barouch分享了他的臨床研究,提出兩個對於疫苗研發成功與否的重要問題:

  • 在患者感染新冠肺炎及康復後,是否有證據證明他們對新冠病毒具有天然的保護性免疫力?
  • 是否有證據表明,疫苗可以促使未接觸該病毒的人士提升免疫力?如是,能否顯示抗體的種類和數量?

Barouch最近發表了一項概念驗證研究,發現曾經接觸過新型冠狀病毒,並已康復的獼猴比首次接觸病毒的獼猴相比,恢復痊癒的進度更佳。與首次接觸過這種病毒的獼猴相比,他們的肺部幾乎沒有或只檢測到的少量病毒水平。

在第二次研究中,Barouch證明了源自新型冠狀病毒的六種不同刺針蛋白的原型DNA疫苗,能夠在獼猴未曾接觸病毒前,產生免疫反應,全長刺針蛋白疫苗可就對抗新型冠狀病毒提供最佳保護。

Barouch指:「在這兩種情況下,疫苗都如大部分呼吸道疫苗一樣,並不能消滅病毒,但能夠快速控制免疫系統對抗病毒。雖然測試結果令人鼓舞,但這需要在人類身體上再加以實驗。由於獼猴身體不會發展出如新型冠狀肺炎般的嚴重疾病,所以兩者的免疫系統反應未必會一致。」

使用各類實驗方法

美國麻省總醫院轉化醫學研究中心主任Mason Freeman探討了全球疫苗研發工作的進度,表示有三分一正在開發中的疫苗均使用亞單位蛋白,讓病毒特有的附蛋白質透過核糖核酸(RNA)或脱氧核醣核酸(DNA)結構進入人體;有約10%則使用弱化的病毒,是較傳統的方法;有近半的疫苗開發使用基因編輯技術,驅使人體內的細胞製造病毒蛋白,讓免疫系統可以學習識別及吞併病毒。

Freeman與麻省眼耳醫院Grousbeck基因治療中心的Luk Vandenberghe博士合作研究AAVCOVID。AAVCOVID是一個種基因治療疫苗,利用腺相關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 ,AAV)作為載體,傳送新型冠狀病毒刺針抗原的基因排序。

Freeman指AAV技術已在基因治療領域上受到廣泛使用,近年來亦有兩種AAV藥物獲FDA批准。AAV平台的擴展性是它其中一個主要優勢,可以一次生產達一百萬劑疫苗,對於需要大規模生產的情況而言,這種疫苗具有一定的吸引力。AAVCOVID團隊期望能在今年夏天完結前,在美國麻省總醫院進行首次人體測試。

關鍵問題依然存在

布萊根婦女醫院臨床研究主任Lindsey Baden表示研究人員在研發疫苗工作過程中,仍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她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類不足一年,所以對於感染病毒後的免疫力能夠維持多久,或是免疫保護的種類和抗體數量仍然未知。

另外,疫苗研發人員該朝什麼方向進發,應以完全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或以減少病毒引起的疾病或影響作為目標?Barouch進行的臨床研究發現,疫苗能預防新冠肺炎,但未能阻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Baden表示:「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希望透過疾病預防,減低患者人數,減輕病徵及避免住院、插喉及深切治療的需要。我認為目前的疫苗研發進度十分樂觀,我們當然希望可以儘快成功研發,但同樣要注意安全性。」

【新冠疫苗】牛津新冠疫苗研發進最後階段 研究人員:8成機會有效料9月面世

TOPick新聞編輯部製作電子書《食用安全手冊》,提供自家檢測報告,包括雞蛋、搓手液、兒童口罩等,更有牛奶、清潔用品等食安檢測報告【TOPick【食用安全手冊】電子書直接下載鏈結】

TOPfit 推出食物資料庫,搜羅本地多間餐廳及逾千款食物營養標籤,令您食得有營又健康 立即查看:bit.ly/2UJP4dx

訂閱Telegram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bit.ly/3bebLM2

責任編輯:楊宛茜

撰文 : 美國麻省總醫院